金水路是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城区东西向“中轴线”,全长18公里,沿线集中分布省级机构、高端商业商务、公园绿地等单位,素有“郑州的长安街”之称,全线共有20个灯控路口、5座互通式立交,部分路段早晚高峰期单向交通流量超过5000辆/小时,交通流量大,交通管理面临着较大挑战。近年来,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以打造金水路智慧交通管理“样板路”为契机,总结经验,“以线带面”,全力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破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难题。

金水路与经二路交叉口可变车道
完善智能设施 夯实硬件基础
近年来,郑州交警通过在金水路沿线安装完善的交通信息采集、交通异常自动判断、交通监控视频、信息处理及发布等智能交通管理设施,提高科技化管理水平,震慑和教育交通违法行为,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目前已安装电子警察设备20套,道路车辆智能卡口31套,交通视频监控28套,违停抓拍设备17套,为各种交通违法处置、可视化监测、科技化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实现金水路沿线智能前端感知设备全覆盖。同时,强化重点车辆重点区域监管。针对改装摩托车超速、飙车炸街、噪音扰民等问题,郑州交警在金水路沿线关键位置布设摩托车抓拍违法设备8套,重点对摩托车违反禁令标志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切实消除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市民创造宁静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针对部分货车不按规定时间、规定路线行驶等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问题,郑州交警在金水路沿线新建一批“货车闯禁行抓拍系统”,重点用于抓拍货车闯禁行违法行为,有效净化金水路的交通秩序。另外,在金水路沿线政府办公等重点区域周边安装视频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充分利用图像识别、多维信息融合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控视频图像中的交通拥堵、事故等交通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异常交通事件的主动发现、精准定位和快速响应处置。
另外,郑州交警在金水路沿线增设交通诱导屏,实时显示区域道路交通流量、拥堵情况、道路条件等信息,帮助驾驶人了解当前的交通状况,提供最佳路线指引。诱导屏还可以发布交通事故、施工围挡、安全驾驶提示、应急信息等实时信息,提高区域道路使用效率,缓解金水路早晚高峰通行压力,减少交通拥堵。
创新科技应用 提升管控效能
郑州交警借助无人机灵活、高效等特点,在金水路实施“无人机+”专项行动,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试点应用,提升金水路智慧交通管理水平。在传统的人工下发固定信号配时方案、设置静态干线绿波速度基础上,郑州交警借助无人机高空全景采集交通流量信息功能,结合DeepSeek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动态优化金水路沿线的交通信号配时方案。无人机凭借高空俯瞰优势,获取广阔视野,破解路口交通流量采集设备缺失、检测范围有限、易受环境干扰等难题,获取的交通流量数据更加精准,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弥补了传统配时方案与交通流量变化不匹配的缺陷,实现信号配时与实时车流的精准匹配,减少绿灯损失与车辆通过路口时间。经应用测试,运用“无人机+DeepSeek”技术,对金水路与经二路交叉口等三个路口的交通信号配时方案进行优化,优化后道路平峰期绿灯损失时间显著缩短,通行效率平均提升10%以上。
郑州市作为全国“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试点城市之一,郑州交警融合无人机场景应用,力争将金水路打造成为全市“无人机+视频快处”样板道路。当遇到交通事故时,无人机操作员可以直接在电子地图上规划航线,远程启动距离最近的无人机快速抵达事故现场,通过喊话提醒车主放置警示标志、引导人员撤离,并通过“12123视频快处”功能协助车主完成取证。实践表明,这种“空地联动”模式,可以让事故处理效率提升三倍,避免二次事故发生,保障道路通畅有序。
郑州交警运用无人机对金水路沿线交通设施、交通状况开展日常巡检。一方面,借助无人机机动性强、多角度拍摄等优点,可以快速获取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信号灯等交通安全设施情况,及时发现交通设施缺损、设置不合理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并通过机载扩音器对违法当事人进行实时警告与劝导,有效提醒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另外,无人机可快速抵达车流密集区、施工路段、事故发生地等路况复杂的关键点位,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回传360度全景画面,无死角捕捉交通动态,有效填补监控盲区。
聚焦关键节点 顺畅交通流线
针对金水路交通流量时段差异性明显的特征,郑州交警经调研分析,在金水路与经二路交叉口、金水路与玉凤路交叉口增设“可变车道”,施划锯齿状可变车道标线、加装智能可变车道指示屏、布设交通流量检测设备,根据不同方向车流量变化,动态变换部分车道行驶方向,最大限度减少停车延误和绿灯损失时长,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金水路与东明路、金水东路与黄河南路两个路口交通车流量大,尤其早晚高峰时段掉头车辆需求大,路口拥堵严重。郑州交警创新设置“多车串联掉头”车道,通过优化路权分配,增设串联掉头专用标志标线;完善左转待转区设置,规范车辆行驶轨迹;增设路口掉头专用信号灯,实现相位精准控制等优化措施,掉头车辆通行时间平均缩短了近50%,有效缓解因车辆掉头导致的“肠梗阻”。
同时,为引导车辆在高峰时段主动分流,郑州交警在中州大道、花园路等与金水路交汇的主干道关键节点,科学设置30块智能绕行提示标志,提示驾驶人进入金水路前,可提前分流至商鼎路、熊儿河路等平行道路,形成“主干道+平行路网”的协同疏导模式,有效缓解金水路早晚高峰交通拥堵。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5年第8期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击“订阅杂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