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联赛官网主办
English 登录
共同让道路交通更安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2025
09-02
交管动态
打印
卷首语|让“平安”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底色
文|李平凡

当前,受制于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交通管理力量相对不足等现实因素,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占比偏高,农村地区依然是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中“事故预防的主战场”和“恶性事故的高危区”。从事故风险来看,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突出表现为农忙季节集中出行易引发群死群伤较大交通事故风险,支路车辆违规驶入主路造成碰撞事故高发风险,弯坡组合、路侧险要防护不足路段导致车辆坠崖事故多发风险,以及因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叠加执法力量不足带来的超员载客、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肇事风险等。

系统分析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各类安全风险原因,大致源于四类矛盾—乡村振兴带动机动车保有量激增与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滞后的长期矛盾,群众农忙赶集等集中出行需求与安全可靠交通供给不足的矛盾,交织叠加的交通安全风险与农村地区交通治理体系薄弱、工作机制不健全的矛盾,以及面包车超员、农用车违法载人等突出违法行为与路面执法管控力量覆盖不足的矛盾。这些矛盾既反映出基础设施、制度体系等深层次问题,也凸显出安全意识薄弱、执法力量不足等现实困境,共同构成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的难点所在。

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应当秉持因地制宜、系统施策的原则,通过多部门协同发力,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能力。目前,《农村公路条例》、公路精品路创建活动等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农村交通安全治理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实施载体。与此同时,各地交管部门在农村事故预防方面也开展了积极探索,既有分级分类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也有基于DeepSeek的事故隐患排查技术试点,还有以数字化赋能执法升级的创新实践。相信随着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和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未来必将更快实现“路畅人安”的美丽乡村愿景,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单位: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5年第8期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击“订阅杂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