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联赛官网主办
English 登录
共同让道路交通更安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2025
08-25
交管动态
打印
交警故事|王立志:“最强大脑”指挥官
文图|牛国平

“您好,这里是新乡交警指挥中心,您的求助已经受理,警力正在路上。”“京港澳高速公路新乡站东西下口处外地车辆汇集较多,六大队、九大队加派警力做好指挥疏导……”每逢重大节假日,河南省新乡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就弥漫着紧张忙碌的气氛。在座无虚席的岗位中,有一个人最是争分夺秒,他的眼睛紧盯着大屏幕,手中的对讲机呼叫应答不停,关注各类消息,紧张地进行分析研判,发布一个个指挥指令。他就是新乡交管支队机动大队大队长兼指挥中心主任的王立志,2022年曾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智治有道 破解城市拥堵顽疾


近年来,随着新乡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市区路网不堪重负,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成为新乡交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指挥中心被称为交警的“最强大脑”,王立志自担任指挥中心负责人以来,就告诫自己“脚踏实地,少说多干,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到解堵保畅这个课题中,带领指挥中心民辅警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深化交警“情指勤督”新模式,探索实践一系列科技举措。

王立志深知信号配时对于交通顺畅的关键作用,他和同事对市区160个可远程调控智能信号机统一科学设置信号配时,并总结出道路围挡施工、学校周边路口、多相序、夜间小周期、节假日、区域自适应6套科学配时方案,解决拥堵点位25处。王立志认为,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交通信息的及时、准确传播十分重要。他推动指挥中心与高德地图开启深度合作,与专业技术人员收集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车速等数据,分析拥堵成因和规律,建立红、黄、绿分级预警交通路况网,通过交通广播“交警直播间”一站式发布信息,引导车辆合理出行。群众纷纷反馈:“导航和广播让我们提前了解路况,规划路线更方便了!”为了破解事故、违法停车造成交通拥堵的难题,王立志和同事加强视频巡逻,及时捕获拥堵点位等信息,推动支队与大队空地联动,进一步严密管控。

经过多种举措,目前,新乡市城市交通指数(TPI)常年保持在1.27—1.45,交通拥堵、行车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畅通新乡”已成为一道走向全国的闪亮品牌。


锐意求变 借力科技助推创新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王立志深刻意识到,科技创新是提升交管工作总体效能的活力源泉。他和同事们专注探索,大胆实践,用一项项创新科技成果助推交通管理工作不断发展进步。

2016年,公安部在全国推广应用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新乡交管支队被确定为河南省首家推广应用单位,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是一次全新挑战。在新乡市公安局和交管支队的支持下,王立志和同事们以当时的指挥中心为基础依托,摸索、紧抓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优势。经过大量艰苦扎实的努力,平台于当年7月正式安装,通过短期内的紧张调试,于8月顺利投入运行,受到了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王立志没有陶醉于成果之上,因为他明白科技的力量在于创新。他与上级部门和专家持续沟通,又自主研发机动车通行管控平台等,使集成指挥平台不断健全完善,在交管工作中发挥出更强大的效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入,王立志捕捉到交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主城区智能交通设备覆盖已逐渐完善,但城乡接合部、县乡道等部分偏远地区科技设施建设水平还较低,交通违法多发。他主动作为,联合企业研发使用5G交管数字综合执法车,用于驾驶行为监督、交通安全宣传,群众出行安全感大幅提升。

近两年,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王立志钻研AI技术与公安交管大模型,参与搭建智能管理平台,通过本地部署和私有化框架,确保数据安全。利用大模型围绕视图数据资源,构建了一系列满足实战需求的视觉应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巡查,释放警力;运用预训练模型高效处理实时视频流,快速识别重要事件,精准还原事故过程,辅助定责……一个个全新“AI模式”在新乡街头已投入应用,为道路安全保驾护航。


踏浪前行 肩扛重责不辱使命


王立志的科技守护,贯穿于日常,更闪耀在危急关头。四年前的夏天,新乡遭遇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暴雨滂沱,打破全市历史记录。7月20日起,王立志和同事们昼夜坚守指挥中心,迅速指挥支队各单位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全天24小时巡屏发现积水路段和车辆受困情况,随时调度警力救援疏导,期间发布积水点位信息2000余次,接受求助电话8000余人次。7月23日,共产主义渠出现漫堤险情,王立志紧急受命赶赴情况最危急的107国道牧野大桥参与抢险。大水漫过了腰,空气闷热蒸腾,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他日夜穿梭在车流中,嗓子喊哑了、皮肤晒伤了也全然不顾,哪里需要人就立即顶上。在王立志和同事们的指挥下,先后有8万辆次抢险车辆安全顺利从牧野大桥快速进入漫堤抢险现场,助力大堤成功合拢。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返回指挥中心,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与同事们24小时巡屏监控,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地过,确保市区道路水退、路通,信号灯全部点亮。他们在日均保通30余次线路任务的同时,还兼顾着多条要道的秩序管控,先后保障50余万辆次抢险救援车辆通行市区,未发生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

紧急救助开道也是指挥中心的常态任务。2025年7月11日,指挥中心接报:一名脑梗病人急需送往人民医院救治。王立志迅速启动绿波护送机制,通过电台协调沿途警力,精准调控信号灯,为送医车辆开辟出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原本需要20分钟的路程仅用4分钟便顺利抵达。在他的研判指挥下,指挥中心已累计提供引导护送服务2000余次,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5年第7期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击“订阅杂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