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脉络中,医院与学校是关乎民生的重要节点。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北新街、西五路片区有三甲医院及中小学众多,每日承载着超万人次的流动量,长期以来受停车难问题困扰。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积极推行“警医共治”“警校共治”模式,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逐步化解这一难题,带来了区域交通的整体改善。如今,医院周边道路违法停车现象大幅减少,患者就医体验极大提升;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明显缓解,学生能够更加安全、准时地上下学。

开辟应急通道保障快速救援
警医联动:就医停车新思路
西五路沿线建设多家三甲医院,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交大二附院)一家,年门急诊量高达240余万人次,日均接诊6500余人次,工作日高峰时段车辆进出超3000辆次。院区原有停车位仅400个,缺口达2400个,导致院内停车位供不应求,院外违规停车屡禁不止。患者为寻车位,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绕行,在耽误就医的同时也加剧了拥堵。就医高峰期,交大二附院周边道路车辆通行速度下降近50%,拥堵路段常超500米。同样的情况,也困扰着中心医院等其他沿线医院。
为解决交大二附院、中心医院等就医患者停车难问题,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与医院紧密合作,开展多项行动,成功推动患者从进入周边区域到找到车位平均时间由35分钟缩短至15分钟。
为盘活停车位资源,弥补停车位不足的“硬伤”,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新城大队(以下简称新城交警)对接社区、交大二附院,开展协同共治模式。交大二附院将全院3000余名医护职工车辆引导至皇城西路家属区停放,腾挪出院内近400个车位专供患者使用,患者车位数量提升83%,日均服务车辆达4000余辆次。同时,新城交警对接街道办事处、社区摸排周边小区资源,推动停车资源共享,目前已将光辉楼、红会小区等5个车位相对充足小区开放共享,释放车位260个,医院周边300米范围内新增可用车位超30%。新城交警持续倡导远端停车,在周边增加停车引导标志,引导就医车辆至北大街西侧停车场及市人民体育场停车,并与交大二附院积极合作,增加LED停车引导屏,实时公示车位情况,通过系列措施,远端停车场利用率提升至85%,每日分流车辆超800辆次。
为进一步强化周边秩序管理,新城交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交通违法行为:新增、挪移3处违停抓拍设备实时监控;优化路权、隔离分流杜绝违停蹭停;强化违法停车治理,严管路段贴条+社会化拖移并举;联合街办、城管清理占道摊贩;调整红绿灯配时提高通行效率……措施实施后,交大二附院周边违停减少约70%,通行能力显著提升,高峰期拥堵时长缩短40分钟。新城交警还创新工作方法,与“e代驾”泊车平台开展座谈,将代客泊车新型服务模式引入就医患者排队车辆进入停车场的驾驶工作中,有助于患者更快入院就医,并引导周边等待接单的空闲泊车员配合现场执勤民警、医院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交通秩序维护。
在“生命至上”的理念下,保障救护车快速通行是交通管理的重要任务。新城交警联合交大二附院、中心医院开辟医疗救护专用通道,救护车从西五路入口至急诊楼通行时间缩短至2分钟内,较以往提升60%,极大提高了急救效率,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筑牢了坚实防线。
警校联动:接送车辆停放新模式
毗邻西五路的北新街沿线分布着9所学校,形成高密度学生聚集区。其中,后宰门小学学生3000余人,育英小学2800余人,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4200余人,其余6所学校学生近万人,在校师生及接送家长每日车流近两万辆,停车需求巨大。然而北新街沿线学校周边公共停车位不足200个,每到上学、放学时段,接送车辆蜂拥而至,与就医、出行车辆交织,整条路被堵得水泄不通,交通秩序混乱。
新城交警立足实际深挖根源,分析拥堵成因——城市早期规划未能充分预见后来学校与医院的发展规模以及伴随的交通压力,并且资源高度集中往往会引发交通“虹吸效应”,优质学校周边接送学生车辆更加集中。为破解难题,新城交警积极对接学校、社区,推动警校联动、警社共治,采取了包括开展“七进”“银发行动”等宣传活动在内的有效措施。
北新街区域是教育资源密集区,新城交警从错峰上下学入手,以分流不同学校车辆。通过与区教育局、校方多次沟通,合理调整不同学校的上下学时间,形成以“时间错峰、空间分流、智慧引导、协同共治”为核心的立体化治理体系,避免了学生集中到校和离校带来的交通拥堵高峰。调整后,育英小学的上下学时间比后宰门小学整体推迟20分钟,周边高峰时段车流量减少35%,拥堵指数下降2.3。
绿色出行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节约能源的合理方式。新城交警一方面通过宣传公共交通的便捷性与环保性,鼓励家长及高年级学生使用公共交通,低年级学生乘坐校车。后宰门小学学生绿色出行比例从32%提升至58%,育英小学、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分别达45%和60%。另一方面对接街办企业增设非机动车停车区12处,容纳800余辆,规范停车秩序,解决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也为骑行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了便利。如今,在北新街沿线学校周边,非机动车停放整齐有序,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同时,新城交警推动“警校家”共治,提倡家长轮流值日制度,有效解决了学生从车内到校内“最后一米”的安全问题,也促进了接送学生车辆快速进出。当接送学生车辆抵达相应区域,家长志愿者配合校园安保人员迅速上前,打开车门,引导孩子安全上下车,提高了整体交通的通行速度。
经过多渠道治理,学生家长纷纷反映:“现在接送孩子更加顺畅,再也不用担心道路拥堵和安全问题了!”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5年第7期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击“订阅杂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