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联赛官网主办
English 登录
共同让道路交通更安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2025
07-28
交管动态
打印
交警故事|坚守公平正义 践行执法为民——记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
文图|杨惠

有一群人,无论晨昏还是雨雪,只要报警电话铃声响起,他们便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们不是白衣天使,却要经常和伤者打交道;他们不是法官,却要为争议双方主持公道;他们就是群众既熟悉又陌生的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成立于1997年,现有民警24人。多年来,他们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切实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大队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2025年5月,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为当事双方撑起“公平伞”


2021年8月12日9时10分,张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与从右侧支路驶入的自行车相撞,致骑自行车的老人田某死亡。案件发生后,死者家属坚称肇事者逃逸要求高额赔偿,但肇事者坚称已私下和解。面对双方激烈争执,大队民警经过反复的研讨案件脉络、现场勘查、走访群众、分析监控视频等,案件线索逐渐清晰。原来,张某驾驶机动车与田某相撞后,田某当时并无明显外伤,也没有危及生命的迹象,于是二人并未报警,私下自行协商解决,张某赔偿500元后便离开了。而后不久,田某因迟发性颅内出血晕倒在地,送医救治无效,不幸身亡。面对悲痛欲绝的家属,民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确凿的证据向家属说明真相,一方面积极协调保险公司与肇事者处理赔偿事宜。在民警的调处下,双方从恶语相向变为握手言和,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近三年来,大队共接处警3.8万余起,从勘查现场的第一缕晨光到调解室的最后一盏夜灯,从事故双方的剑拔弩张到调解室的一纸协议,从事故认定书的严谨字句到赔偿协议的温情落款……大队民警时刻用脚步丈量着公平与正义。“作为事故处理交警,我们要在每一起事故处理中秉持公正原则,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大队负责人表示。


为事故处理跑出“加速度”


2022年3月的一个早高峰,车流如织,两辆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刮碰事故,两位车主怒气冲冲地跳下车相互指责,“你会不会开车啊?”“明明是你驾驶技术不精!”……争执间双方推搡起来。正在这时,警笛声由远及近,事故处理大队民警赶到现场后耐心劝慰,“两位先消消气,刮掉的车漆能补,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待双方情绪平复后,民警立即启动“快处快赔”程序,拍照、取证、录入系统,一气呵成,全程不到15分钟。“没想到现在处理事故这么方便。”“多亏警官及时调解,不然我们真要耽误一上午。”晨光中,两位当事人握手言和的背影,成为早高峰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如今,在辽源市区的各大医院急诊科与保险公司理赔部,事故处理大队民警已然成了这里的“常客”。近年来,大队不断健全完善“警医保”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绿色通道”联络机制,最大限度简化急救流程,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救助服务。

为建立公开公正、高效快捷、案结事了、群众满意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新机制,辽源市公安局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仲裁调解、巡回法庭、检察联络、保险理赔、公估定损、法律援助、司法鉴定、法律专家服务”集中到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联合办公,着力构建交通事故处理“十位一体”工作机制,让事故当事人在最短时间内“只进一个门,事项全办结”。机制实行以来,93.8%的简易交通事故得到快速调解处理,深受当事人的欢迎和信任。依托“十位一体”工作模式,大队立足新发展新需求,精耕细作,持续打通“堵点”、扫清“痛点”,强力打造为民、便民、利民服务品牌。


为破案攻坚打出“组合拳”


“喂,交警队吗?路边躺了个人,流了好多血……”2024年6月5日22时,辽源交警指挥中心报警电话急促响起,一名群众焦急地报案称,一辆两轮电动车被撞,驾驶人摔倒在地,昏迷不醒。接警后,值班民警火速前往事故现场,只见现场有一辆两轮电动车和远处一辆撞到石墩子的机动车,受伤人员已被送往医院,肇事者踪影全无。民警在现场勘查取证后,赶往医院进行调查取证。在抢救室外,一名神色慌张的女士自称是肇事司机,“我真不知道撞到了人……”经验丰富的民警敏锐地捕捉到她在描述事故发生的具体细节时,面部肌肉会不自然的轻微抽搐,且肢体语言僵硬,根据多年办案经验,民警怀疑这个“自首者”很可能在代人顶包。

鉴于案件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事故大队迅速制定方案,启动“黄金72小时”侦破机制,兵分两路开展调查,一组负责调取事故现场周边所有监控资料,开展视频侦查;另一组则重返现场勘查,并走访周边群众收集线索。办案民警争分夺秒地梳理每一处细节,经过视频比对、技术分析、现场调查等,最终确定肇事车辆驾驶人为男性。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该女士坦白了真相,“车不是我开的,人也不是我撞的,是我男友……”根据女子提供线索,肇事者终落法网,这起逃逸案件成功告破。

打击交通肇事、侦破逃逸案件是事故交警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各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大队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事故处理“三字工作法”——细、快、察。细,即现场勘查要仔细,不忽略任何一个细小物证;快,即现场勘查与取证工作同步开展,第一时间固定、提取犯罪证据;察,即利用“科技+脚板”力量,及时、全面调取现场视频监控,利用视频线索展开有效追踪,提高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5年第6期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击“订阅杂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门新闻